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農藥行業周期性波動及市場供需變化的影響,農藥渠道庫存消化緩慢,農藥產品價格持續走低,整體市場成交量低迷,農藥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均大幅下降。
1 和邦生物
經和邦生物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60,000.00萬元~70,0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193,463.49萬元~203,463.49萬元,同比下降73.43%~77.23%;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57,500.00萬元~67,5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195,254.84萬元~205,254.84萬元,同比下降74.31%~78.12%。
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觀經濟及市場供需變化影響,公司部分產品市場價格與銷量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降,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二季度末,公司主要產品市場行情有所回暖,產品價格企穩反彈。
2 新安股份
經新安股份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11,000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減少222,351.04萬元,同比下降95.29%左右;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5,000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減少227,204.62萬元,同比下降97.85%左右。
業績預減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場供需變化影響,公司主導產品草甘膦、有機硅銷售價格與銷量較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導致本期業績較上年同期較大幅度下降。上半年,面對有機硅行業嚴峻的整體形勢,在基礎端產品全行業虧損的背景下,公司積極發揮上下游全產業鏈優勢,通過上游工業硅原材料的自有配套和下游有機硅終端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努力補足基礎端產品盈利缺口,實現產業板塊價值最大化。針對作物保護行業階段性供需錯配引起的劇烈市場變化,公司積極發揮全球化與平臺化銷售渠道優勢,通過多產品系列協同銷售、重點作物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制劑轉化率提升等方式努力搶占市場份額,克服行業整體下行帶來的影響,積極穩定經營基本盤。
3 江山股份
經江山股份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18,000萬元~21,00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0,284.90萬元~103,284.90萬元,同比下降82.69%~85.16%;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18,315萬元~21,31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2,345.80萬元~105,345.80萬元,同比下降82.76%~85.19%。
報告期內,江山股份主要農藥產品草甘膦的市場價格和銷售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降低。面對嚴峻的外部形勢,公司一方面深入開展精益管理、精準營銷,除草甘膦以外的其他核心產品保持穩定盈利,同時精細化調節草甘膦產品的產銷平衡,至二季度末草甘膦價格已出現企穩回暖跡象;另一方面公司重點聚焦戰略事項,搶抓發展機遇,堅持“產業+資本”雙輪驅動,圍繞“補鏈、延鏈、強鏈”目標,加快產品結構優化、產業布局調整,內生增長與外延發展動力顯著增強。
4 利民股份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利民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5,500萬元~6,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65%~60.35%;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盈利4,900萬元~5,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5.78%~63.69%。
業績較上年同期減少的主要原因:上半年農化行業整體渠道庫存過大,國內外終端客戶需求下滑,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呈下降趨勢,導致盈利能力減弱。為積極應對挑戰,公司持續聚焦重點客戶,加強戰略合作,積極開拓市場,加強營銷隊伍建設,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降本增效,推進新產品小試及工業化進度,進一步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5 紅太陽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紅太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1,500萬元~2,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7.57%~96.76%;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1,200萬元~1,8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08%~97.12%。
面對全球農藥市場不利因素疊加影響,紅太陽通過“聚焦主業、延鏈強鏈、調整市場結構”和全球“一盤棋”的運維驅動等綜合施策,不僅取得了新吡啶堿、氯蟲苯甲酰胺和生物L-草銨膦等“三大”產業鏈延鏈、優鏈、補鏈、強鏈的成功實現,而且實現了公司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優化調整的快速形成,實現了內涵挖潛和降本增效,危機中孕育新機會新創造。不僅成功完成全球市場結構的快速調整,而且為下半年扭轉公司經營向好、快速恢復起到了積極的支撐作用。
6 豐山集團
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豐山集團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5,000萬元~6,000萬元,同比減少67.34%~80.80%;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5,200萬元~6,000萬元,同比減少76.13%~87.84%。
在報告期內,受國內外下游客戶消化前期較高庫存導致農藥需求不足和出口大幅下滑的影響;同時,產品售價下降幅度高于主要原材料的降價幅度,從而影響公司產品毛利率。另外,與上年同期相比,報告期增加了可轉債利息支出,以上因素共同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公司將進一步強化營銷策略并采取降本增效和優化人員結構等舉措,以增強企業競爭力。
7 藍豐生化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藍豐生化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6,500.00萬元~4,400.00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7,400.00萬元~5,000.00萬元。
受宏觀環境、市場需求及公司硫磺制酸及余熱發電生產裝置全面停車檢修影響,公司甲基硫菌靈、丁硫克百威、環嗪酮等主要產品間歇性停產,導致開車成本增加、產量大幅下降,從而盈利水平下降。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系報告期內處置廢舊設備所致,預計對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700萬元。
8 蘇利股份
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蘇利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3,600.00萬元~4,3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5,611.53萬元~16,311.53萬元,同比減少78.40%~81.92%;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3,600.00萬元~4,3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5,344.98萬元~16,044.98萬元,同比減少78.11%~81.67%。
業績較上年同期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受國內外終端客戶需求下滑,主要原材料價格呈下降趨勢,農藥及阻燃劑行業整體景氣度下降等因素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單價及數量下降,相應的當期收入和利潤均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上年同期受能源雙控、化工材料市場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公司部分原材料及產成品價格處于高位,整體經營業績相對較好,相應本期業績同比下滑明顯。
9 先達股份
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先達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5,000萬元~5,3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減少73.21%~74.72%;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4,700萬元~5,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減少76.38%~77.80%。
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形勢、行業去庫存等因素的影響,市場競爭加劇,公司部分主要產品銷售價格非理性下跌,產品價格出現倒掛,其他產品毛利率也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部分產品出口訂單有所下降和推遲,致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下降。新建咪唑乙煙酸和咪唑煙酸項目2023年上半年進行試生產,前期生產成本較高,導致利潤同比下滑。國內制劑市場方面公司通過不斷創新、優化產品結構,加強技術推廣和改進營銷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公司專利產品、獨有產品、品牌產品方面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公司積極推進創新產品板塊發展,持續創新開發、優化產品結構,持續海外拓展、搶占國際市場,持續開展降本增效,總體生產經營穩定。
10 中農聯合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中農聯合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000萬元~1,4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4.09%~133.73%;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1,400萬元~1,8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3.63%~143.23%。
受宏觀經濟及市場供需變化影響,中農聯合各主要產品市場競爭加劇,銷售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主導產品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較大,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較多,部分產品出口訂單有所推遲,導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公司聚焦重點市場、重點客戶、重點作物,緊盯市場變化,提高決策速度,搶抓市場訂單,提高市場份額,積極推進創新產品銷售,報告期內整體銷量同比有所增長。公司將持續加強市場開拓力度,搶占市場份額,開展新產品開發,優化產品結構,強化精細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益。
11 新農股份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新農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1,900萬元~2,8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1.69%~80.79%;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盈利1,300萬元~1,9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32%~85.17%。
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因上半年農化行業原藥與中間體整體渠道庫存過大,客戶增量需求劇減,公司主要原藥與中間體產品出現量價齊跌情形,導致相關產品盈利能力減弱。為積極應對市場挑戰,公司持續圍繞工藝裝備升級,降本增效;加大產品技術研發投入,推進差異化產品的研發和上市;加強技術營銷隊伍建設,聚焦重點市場、重點客戶,進一步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12 聯化科技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聯化科技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2,000萬元~3,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32%~90.22%;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盈利11,500萬元~13,5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28%~45.72%。
2023年,公司植??蛻暨M入“去庫存”行情,因此,作為其定制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植保事業部營業收入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從而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公司2023年半年度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10,500.00萬元至-9,500.00萬元,主要為報告期內公司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產生的投資虧損所致。相對應的,公司的外幣資產形成了部分匯兌收益,因此上述事項不會影響公司的現金流和正常經營活動。
(1)本網旨在傳播信息,促進交流,多方面了解農藥發展動態,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3)“信息來源:江蘇省農藥協會 農藥資訊網”為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4)本網轉載文章的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